冷飲,大約起源于3000年前的商代,當時的富貴人家已知冬日鑿冰貯藏于窖,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。周朝更設(shè)有專掌“冰權(quán)”的“凌人”。到了春秋末期,冰的用途就更廣泛。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(zhèn)米酒。《楚辭?招魂》中有“挫橫凍飲,酹清涼些”的記述,贊賞冰鎮(zhèn)過的糯米酒,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,可見當時冷飲制作的水平相當高。
唐代更開始公開出售冰制品,據(jù)《唐摭言》載,盛夏蒯地人賣冰于市,過路人熱不可耐,人人都想一食為快。卻不料賣冰者自以為奇貨可居,故意把冰價抬高,結(jié)果路人一氣之下都忍熱走開了,不一會,冰都融化了,蒯地人終于弄巧成拙,賠了本。晚唐時,商人為了招徠生意,更在冰中加糖,吸引顧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