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,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(yōu)雅或高難度的動作,一般有音樂伴奏,以有節(jié)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(xiàn)手段的藝術形式。也是運用肢體動作對生活百態(tài)、精神世界的思考和呈現(xiàn)。舞蹈按照形式、動作、元素、風格大致分為以下種類:古典舞、民族民間舞、現(xiàn)(當)代舞、芭蕾舞、國際標準舞、街舞等,形式分為單、雙、三人舞,群舞。
(一)古典舞
是指在民間傳統(tǒng)舞蹈的基礎上,經(jīng)過歷代專業(yè)工作者提煉、整理、加工、創(chuàng)造,并經(jīng)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,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。是目前我國各大藝術院校較為科學、系統(tǒng)的主干教學課程之一,動作主要特點為:形、神、勁、律。細分種類有:漢唐舞、敦煌舞、劍舞、水袖舞、扇舞等各種風格流派,主體課程為:古典基訓、古典身韻、舞姿組合訓練。
代表作品:《愛蓮說》、《扇舞丹青》、《秦王點兵》、《胭脂扣》、《醉鼓》、《秦俑魂》、《風吟》等獨舞;《踏歌》、《黃河》、《桃夭》等群舞;《杜甫》、《孔子》、《趙氏孤兒》等舞劇。
代表人物:戴愛蓮、陳愛蓮、黃豆豆、王亞彬、劉巖、唐詩逸等。
(二)民族民間舞
是以學習中國各民族風格舞蹈內容為主,在傳統(tǒng)舞蹈訓練體系中提煉出自然快樂的學習方法,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趨向規(guī)范,避免傳統(tǒng)教學方法的枯燥和古板。中國民族民間舞具有突出的民俗特征,它地域色彩分明、風味濃郁、形象生動、表現(xiàn)形式多樣。授課內容包括藏族、蒙古族、維吾爾族、傣族、苗族、漢族、朝朝鮮族、彝族、等各民族舞蹈,也是目前我國各大藝術院校較為科學、系統(tǒng)的主干教學課程之一。主體課程為:民族民間舞。
代表作品:傣族-《孔雀》、《雀之靈》等;蒙古族-《鄂爾多斯》、《紅色英雄》、《鴻雁》等;維吾爾族-《天山姑娘》、《鈴鐺舞》等;藏族-《北京的金山上》、《天路》等;漢族-《又見沂蒙》、《黃土黃》等。
代表人物:刀美蘭、楊麗萍、古麗米娜、劉福洋、崔善美、敖登格日勒、李德戈景等。
(三)現(xiàn)/當代舞
現(xiàn)代舞是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一種與古典芭蕾相對立的舞蹈派別。其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、脫離現(xiàn)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傾向。
“當代舞”主要指廣泛吸收而又不拘一格地運用中國傳統(tǒng)舞蹈素材和外來藝術素材進行的創(chuàng)作和表演。該舞種的作品追求鮮明的藝術形象和豐富的民族審美情趣,反映中國當代火熱的社會生活和時代性的精神風貌,例如軍旅舞蹈、民俗舞蹈等。兩者都比較貼近生活,能夠形象的反映出人類自身的內心情感。逐步成為我國各大藝術院校的主體課程之一,主體課程:現(xiàn)代基訓
代表作品:《海上探戈》、《我等你》、《天遇》等。
代表人物:金星、皮娜·鮑什(德)、露絲·圣丹妮絲(美)等。
(四)芭蕾舞
是一種歐洲古典舞蹈,孕育于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,十七世紀后半葉開始在法國發(fā)展流行并逐漸職業(yè)化,在不斷革新中風靡世界。按時期劃分有古典芭蕾和現(xiàn)代芭蕾,明顯的區(qū)別就在于是否立腳尖。芭蕾舞重要的一個特征即女演員表演時以腳尖點地,故又稱腳尖舞。芭蕾在近四百年的持久歷史成長過程中,對世界列國影響很大,傳布極廣,至今已成為世界列國都全力成長的一種藝術形式了。對我國的舞蹈事業(yè)有很大的影響,我國各大高校都開設了芭蕾基訓這一主干課程。
代表作品:《天鵝湖》、《胡桃夾子》、《睡美人》、《仙女》等。
代表人物:譚元元、瓦加諾娃(俄)、戈爾杰耶夫(俄)等。
(五)國際標準舞
簡稱國標舞,來源于各國的民間舞蹈,國標舞對舞姿,舞步要求非常嚴格。交誼舞的要求相對低一些。交誼舞與國標舞不同,它保持了國標舞各種舞種的風格,但比較隨意。盡管如此,國標舞依然有自己的要求,這樣才能體現(xiàn)各個舞種的風格,才能灑脫自如。按技術結構可以分為摩登舞和拉丁舞。其中摩登舞項群含有華爾茲、維也納華爾茲、探戈、狐步和快步舞,拉丁舞項群包括倫巴、恰恰、桑巴、牛仔和斗牛舞。國際標準舞也屬于體育競技類運動項目。
代表人物:羅賓-肖特、阿蘭·弗萊切爾、張勁、羅文清等。
(六)街舞
起源于美國,基于不同的街頭文化或音樂風格而產(chǎn)生的多個不同種類的舞蹈的統(tǒng)稱,早的街舞舞種為Locking,起源于20世紀六十年代?,F(xiàn)代的街舞種類劃分:Locking(鎖舞)、Popping(震感舞)、Breaking(霹靂舞)、Hip-Hop(嘻哈舞)、House、Reggae、Dancehall(雷鬼)、Clown、Krump(小丑舞)、Waacking、Punking、Voguing(甩舞)、Turfing、JAZZ(爵士舞)等。
適合人群:9歲及以上。
代表人物:肖杰、Jace、黃景行、楊文昊等。
主流的、學院派的舞蹈主要是中國古典舞、民族民間舞為主,現(xiàn)當代為輔,我校目前未將國標、街舞、芭蕾納入教學體系。
我校在將舞蹈類課程運用在不同年齡與不同階段的教學中。初級階段根據(jù)中國舞蹈家協(xié)會的教材,逐步引導孩子像科學、系統(tǒng)的舞蹈專業(yè)學習發(fā)展,進行基本功訓練和多風格的劇目表演。初中及高中的學生,主要分為基本功訓練(以中國古典舞基訓為主),技術技巧(以中國古典舞技巧為主),劇目組合(民族民間舞劇目組合和古典舞劇目為主)三門必修課。